阅读历史 |

第五十八章 赵顼的纠结(2 / 2)

加入书签

那明教弟子看着苏星河的字迹,不由得有些庆幸,辛亏对方没有反对,否则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知道以他的本事,轻功算不得最好的,武功也不怎么样,但是却被选来执行这样的任务,就是因为他字写的好,也擅长模仿他人字迹,不过那也要看自己模仿谁都吧,以自己的造诣,若是真的不自量力去模仿苏星河的字迹的话,只怕真的就应了那句画虎不成反类犬了,赵俊兄弟的门派中,那些人都是妖孽啊,能写这么好的字,混什么江湖啊,去混朝堂不是更好吗?明教弟子无力的吐槽着。随后,他也放弃了修改苏星河的书信的想法,开始了快马加鞭向着光明顶而去,毕竟他一动这信,一定会被人看出来的。

不说这开始向着光明顶前进的明教弟子,苏星河在明教弟子走了之后,便将赵俊送回来的书信重新装进信封里,让这段时间以来一直住在擂鼓山的那位张偏将送到皇宫中,这位张偏将自然就是赵俊的老熟人,从他小时候第一次到擂鼓山,就是这位张偏将送的,随后每次去擂鼓山,都是这位张偏将送的。这次,张偏将一听到这封信中有赵俊的消息之后,便直接以臣的反对。就算是变法派的领袖王安石都不一定会答应,毕竟在王安石看来,适当的提升军队的地位可以,但是赵俊却想将军队系统和文官系统相提并论,对于王安石来说,作为一个文官,必然不会同意这样的事情。

因此,赵俊便将目光放在了那些不归属于赵宋的军队,到时候,有了一支威凌天下,战无不胜的军队的话,赵俊便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逼急了,大不了改朝换代,掀翻了这一批文官,换一批听话的,这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想法。

至不济,赵俊也能保证培养出一支强大的军队,让大宋不被那些小小的,人数甚至不如大宋十分之一的小族的欺凌,简直丢尽了我大汉族的脸面。不过,要实现这些,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就是基础。

赵顼当然不知道赵俊的想法了,他只是以为赵俊想要改革军制,但在大宋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投入了明教另谋出路,赵顼也很无奈,他也知道一支无敌军队的重要性,所以,既是为了支持自己儿子的事业,也是为了大宋更加强盛,甚至是为了万一然后赵俊玩脱了,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可以有些人奋不顾身的保护想赵俊逃走,赵顼让周老太监连夜从禁军中选拔了许多年轻的将领,安排他们进入明教。

当然,大宋的势力虽然大部分都在中原地区,但是安排一部分人去西域,在当地密探的帮助下加入明教还是不难的,难的是身居高位,不过有了赵俊在那里,有了赵俊的安排,有个几年的时间帮赵俊掌控明教的兵马还是不难的,难的只是如何和赵俊接头,所以,和赵俊有过数面之缘的张偏将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这批人中领头的。

这些人当然不会一窝蜂的涌过去说要加入明教,这也太明显了,有些人是在大宋打入明教内部的密探的帮助下加入的,有些人则是去明教招人的地方报名,有些人则是上演一出苦肉计,被宋兵追杀的时候恰好被明教高手碰到。</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