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徐州之战(305)(2 / 2)

加入书签

可高览虽然同样是背了锅,但却和田丰的情况不太一样,他更多还是对其有所愧疚的,所以这次回来之后,会给予他补偿,但他的用心良苦,高览却可能永远也不会知晓,而他又无法解释,有些无奈。

可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再去想这些事情了,也不用考虑高览会如何想,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除了徐州之战,就是自从幽州之战结束之后就一直在讨论的消灭黑山军的事情,之前他与曹操合作对付黑山军,可是随着黄河以北的的黑山军尽数被曹操消灭,袁绍不可能让曹操把自己的手掌伸到黄河以北,不管是冀州任何一郡还是河内以及河东等地。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尤其是他在杀调黑山军大将于毒、左髭丈八等人以及当时长安任命的冀州牧壶寿等人之后,黑山军其实已经很难威胁到他了,但是他们与公孙瓒暗中联络,共同攻打他的恩怨除非彻底消灭他们不然是很难化解的,所以在幽州之战公孙瓒战死之后他觉得是到了与黑山军有个了断的时候了。

可是他筹备了半载时间,却因为徐州之战而被迫暂停,不然的话,现在他可能早就消灭张燕了。一切都被延后,但是当时在选择攻打黑山军的将领时,袁绍其实已经有了好几个合适的人选,首先一人,就是黑山军原来的将领,最后投降了他的陶升,现在为建义中郎将,他对于黑山军的情况比较熟悉,由他为副将可以事半功倍,可是这个主将的人选,就让他有些头疼了。

如果对付黑山军,远在并州为刺史的高干肯定是要一起出兵,左右夹击他们的,这样一来这名主将不管是身份地位就都要选择一个有分量的人物,思来想去,除了淳于琼,好像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然的话就只能让高干为主将了。

他都已经决定好的事情,却在下达命令之前发生了徐州之战,但随着高览被他调回来,袁绍在想着如何补偿他的适合,则立即让他想到了任命他为攻打黑山军的主将,这个念头一旦出现,袁绍便再也不考虑其他的人选了,就是他了,如果高览能够领兵出征的话,那消灭黑山军,彻底平定北方也就不在话下了,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就可以安心南下了。

而那个时候的南下,可就不是去对付刘澜了,而是曹操,他对曹操已经越来越觉得这会是自己真正的威胁,不能再坐视他打着汉室的旗号继续发展下去了。

“攻打黑山军然后出兵曹操,彻底成为中原霸主。”袁绍已经喜笑颜开了,没有任何事情比这更让他高兴的,甚至因世子之位一直眉头不展此刻也强挤了一抹笑容出来。

有了三河士族的支持,他就可以让其与河北士人互相制衡,大汉朝几百年来,制衡之术玩的最高明的地方也正在于此,三河士族与河北士族,这可都是当年跟随光武起家的元老势力,他们的地位举足轻重,可是几百年来的发展,却最终变成了三河氏族一家独大,为何,手腕更为高明。

用三河世家来钳制河北士族,而袁绍真正看重的不就是河北世家的财货和粮食嘛,打仗要的兵员冀州有,粮食冀州有,但说话的分量,却在三河氏族,但三河氏族又并非他起家的关键,借力打力,又怎么能不让心情有些低落的袁绍瞬间为之转好呢,之前还一筹莫展的局势,好像一下子就被他化解了,甚至连世子之位也彻底解决了。

他当然清楚一点,世家自己不管怎么斗,在一些事情上,却有着自己的原则,就好像继承人,必须是立嫡不立贤,立长不立幼的,他想借力打力,最后只会让他头破血流,可别忘了,三河氏族并非他崛起的根本,但如果能够让三子袁尚获得他们的支持,那么一切都会发生改变,这可能是最快捷的办法了。

杀戮有时候虽然好用,但却容易造成离心离德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在天下大局还未定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最好少发生甚至不发生,所以既然要怀柔,那又有什么比借三河氏族的力来的更快呢?

此刻袁绍的眼睛已经冒出光来,他已经恨不得立即就去消灭黑山军了,然后彻底收张扬以及河内为自己所有,张扬现在可是大司马,可他其实一直听命于袁绍,甚至一早就想要献河内,早在讨董时期,袁绍其实就是在河内与张扬一道联合抗董的,但也因为这些原因,袁绍并没有趁人之危,但现在他已经无需顾虑那么多了。

从河内南下东进,分别取河南与河东,再加上从张扬手中得到的河内,尽得三河,尽收三河氏族,之后大举南下兖豫,刻不容缓。

这时候如果按照历史正常的走势,张扬应该已经被他的部将杨丑杀害了,但因为蝴蝶效应,张扬没有去救吕布,所以后面被杀的事情也就没能发生,而这也是能够让袁绍决定消灭黑山,打通井陉,并且直入河内的关键。

可是不管袁绍现在多么一心想夺下三河,攻打黑山军却是重中之重,如果要跳过黑山军,那么就必须要先击败曹操,虽然曹操就那么几万人不足为虑,可真要彻底击败他在夺取三河那花费的时间显然太久了,反而不如直接对付黑山军来的更快。</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