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3章 金陵鲲爆(1 / 2)

加入书签

春雪甫融,千岛海域海雾弥漫。舟山军第三师驻守的择捉岛,军旗猎猎,望楼上刚交班的士兵正在哈欠连天之际,忽闻远洋号角自白海方向传来。

「快看——是『沧海龙吟号』!」

斥候急奔报告,王大虎与周蒙花之旗号高悬,远望舰首挂满北冥阿留特织纹与伊捷尔缅族熊皮战旗,左右两侧,竟覆有一道银白巨影,似神龙潜伏,霞光映照之下宛若一尊冰封巨兽伏于海上。

「那是……那是神鱼!」

「真的把牠带回来了……一整头鲲!」

占守岛军港一时喧腾无比,仓卒集结鼓号迎舰,周蒙花立于舰首,风中轻拂甲胄披风,长发扬起如火。王大虎则举起号角,朗声喊道:「舟山军北冥远征,获神鱼一尾,万里归航,请迎鲲回营!」

数十艘千岛小艇披红挂彩,驶至海中央护送母舰,鲸尸冰棺在海风中释出淡淡脂香,惹得海鸟成群,却无一敢近。

接下来几日,「沧海龙吟号」经占守、得抚、择捉、国后,每至一处,无不万人空巷,渔民、原住民、开拓民纷纷登岸迎候。虾夷长者在海岸涂满白灰,以「神鱼祀典」鸣锣献酒;渔妇将自织渔网覆于甲板,祈求来年丰收。

在北海道札幌湾外锚泊三日后,「金陵航线先导队」奉李天佑命登舰检视,报告立即上呈金陵。

此时江南已入夏,内港早早就挤满看热闹的市民。金陵水师总署放出消息:舟山军第三师凯旋,载回传说中「北冥之鱼」实体。南岸十里,连三岁孩童都抱着纸糊鱼灯站在河堤上等。

当「沧海龙吟号」最终抵达金陵,鲸尸未腐,冰棺仍坚,一声龙吟号角响彻云霄。

方梦华披玄青朝服,率国会元老、民选众议员、诸军主将、宗室与百官亲迎。

王大虎、周蒙花躬身于冰棺旁行礼:「北冥远征,斩神鱼于白海,封以冰棺,归于天朝!」

方梦华目光灼灼,看着那银白巨鲲的身影在晨曦中反射出虹光,心中澎湃如潮。

「此鲲可供天下诸子亲观,知天地广大、万民可至。自今以后,北冥不再是神话,而是我大明之疆。」

她转头交令:「宣!于建康门外广场架起百锅,予金陵百姓分食此鱼。以昭勇士之功、民力之盛、苍海之应。」

建康门外,五河街头,百锅并列,蒸汽弥漫如雾,鲲肉脂香远播数里。

此处乃方梦华亲令开设「百锅宴」,以北冥神鱼之肉,分施金陵万民,既为庆功,亦为宣德。锅中皆以鲲脂为汤底,辅以豆腐、荠菜、冬笋、海带、虾酱,炊火不绝。临时搭起的亭棚下,贫民与富户、书生与车伕一同举碗,欢声笑语如市。

「此肉入口无腥,细如膏脂,齿颊留香,实乃世间罕有!」

「哈哈,北冥有鱼,名曰鲲!今日金陵有锅,肉在我碗!」

有孩童咬着鲲肉馒头,仰头问母:「娘,那鲲比我们家屋还大,要几口人才吃得完呀?」

其母一笑:「傻娃,这鱼吃不完的,说不定一直吃到你长大娶亲,还能剩几块做嫁妆!」

而在南街茶肆内,文士云集,议论却更为玄妙:「某观此鲲,形如龙鱼之合,色银而瞳赤,实为瑞兽也。大明得此,天降祥瑞。」

「未必如此。」另一人抚须道:「昔日禹王治水,避东海之怒,不敢猎其龙种。今我舟山军猎鲲于白海,传闻此鱼乃东海龙王之庶子,万一海神震怒,兴波逐我,如何是好?」

「哼,若真是神兽,安敢束手就擒?我看此鱼,不过苍茫巨鲲,被利器所制,与天意无涉。」

「你且看东海近来无风无浪,恰是大平之象。」

「也未可知——民间传说,海静三日则有龙怒。」

就在议论最盛之时,一名老儒已提笔赋诗,声朗如钟:

北冥鱼起白海寒,万里风帆载肉还。

鳞甲如银龙似虎,脂膏化釜胜瑶餐。

民间鼎沸皆欢语,坊间笔墨起波澜。

是祥是异何须辨?此日人间胜神仙。

此诗传出,立时流传坊间,有人将之刻板印刷,卖作《鲲图诗卷》,摊边销量甚旺。

而在方山书院中,年轻学子则联句成对,墙壁涂满「鲲来海静」、「冰中雷出」、「万里归舟」等四字榜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