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期感言(2 / 2)

加入书签

虽然本书整体故事为男频历史文的宏大框架,并且非必要不言情,然而还是对「力量凌驾规则」的纯男频思维方式做出一定修正。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穿越文的「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恰恰是让现代主角适应并被同化为精神古代人的规则顺从,「把文明之光带入蛮荒时代」反而是更大尺度的改写规则。对于力量践踏规则的迷信,基于「全世界加起来都打不过朕所以朕的话就是规则」然而在唯物主义的非玄幻世界并不存在(所以历史区系统文越来越多因为非系统的话逆天力量的来源难以自圆其说)。力量本身相当比例来自规则,请试细想「错把平台当实力」这句话的含义。对力量的迷信参考历史上金朝的下场便知,由于一开始靖康灭宋太顺利飘飘然的以征服者的姿态辱宋太甚,造成百年后力量颓势时想要让南宋唇亡齿寒帮衬一把都办不到了。

对于书中曾出现陈宇这个系统穿越男配角,有些人认为是「毒点」然而作为一个配料(可以给一些前期人物批发便当也可以恰到好处的控制主角偶尔借来开挂的尺度)他的存在意义便是打破一些迷信,陈宇之所以最后输给方梦华,原因在于穿越前他只是一个偶然阴谋算计发财后躺平一生的废柴而她虽然作为二代吃过江湖经验人心险恶的亏但是实打实的做过大老板。一个废柴不可能穿越后有几样系统给的物品就变得英明神武,所以管理能力的差距最终体现在手下的整体力量规模差距。而很多无敌流的历史文恰恰忽略的就是这一关键项,直接默认主角打下的地盘就能百分百转化没有内耗(实际上蒙古帝国没有办到所以很快又回草原放羊了)。

力量凌驾规则实际存在一个奇点,在达到质变的奇点之前,需要先善用规则去积蓄力量。接下来就是读者常见的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主角明明早就有了攻占整个江南的力量为什么偏偏一直引而不发,甚至主动把明州舟山之外的地方让渡给非直属的三大方面军,直到1128年初仍旧容忍赵楷这个只有高俅几千兵马的杭州皇帝存在?

这就又回到整本书的立意上来,如果只是想在宋朝这个旧系统框架内自己取而代之做皇帝,实际可以这样做(类似清朝快速入关后对明朝地主集团达成妥协)但是她有改天换地的大志,就需要明白车子太重起步容易熄火的弊端,如果控制一块地方的初始难度大那么宁可不去控制,于是手中直属的地盘(舟山及海外岛屿)基本先做到百分百的改革自成体系,并引入人口兴办教育和工厂形成规模化的力量,将来时机成熟时再把一个已经成形的新秩序移植过去。

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希望在成为抗金主力之前先背刺宋朝。如1126-1128年这些旁白篇幅所描绘的,大宋的忠臣义士实在太多,而以他们的死脑筋基本不太可能投降主角这种叛逆旧规则的势力(被流放海南的李纲接受合作已经是为了照顾读者感受)。如果跟他们交战并杀了他们,难道不是更大的毒点?所以主角手上绝不能沾他们的血就只能让他们按照本来的历史死在金人或奸臣手中。

另外大量对宋朝本土顽固地区的改革需要那片土地经过充分洗牌,所以金兵这个外力依然是需要的,毕竟从金兵手中夺回的土地上清算那些有投敌污点的汉奸旧势力程序正义上更加无可挑剔,主角能做的就是在那里沦陷前先救一批能救的(愿意迁移到新秩序下的海外土地)然后让不认同新秩序的留下吃过金兵的苦之后再念新王师的「真香」。这比头铁的从一开始直接硬造宋朝的反并在占领区实行法西斯式改革要靠谱。

本书在二百多章这个阶段有一个小高潮那就是对日韩地区的殖民输出秩序,为了写这些部分泡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日文历史资料先建立对这一时期倭国和高丽概况的了解。而后面章节本土建国抗金胜利后还会涉及全球化秩序输出和新的国际地缘大博弈,所以近期也在查阅大量英文资料(好在多伦多图书馆史册够全)了解12世纪初的西方、中东、南亚的情况。甚至计划番外篇直接开场写第三个配角重生在欧洲的成长史。相比已经进入世界近代史的明末文,在12世纪正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完全中世纪的欧洲接受来自东方世界的冲击,完成和原历史不一样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将是后期的一大看点。

而下一本类似题材的书,选择什么历史时期哪个人物为主角,欢迎读者留言宝贵建议。

祝大家新年大吉大利平安幸福。

西洋湖边2025年1月1日美东时间早7:30写于万锦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