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三十章 故地重游(1 / 2)

加入书签

之后多次出使徐州,跟南蛮大战时,梁成用出围徐救赵之计,去跟徐州相谈的人就是吴启能。

路程很熟悉,从洛京出发,路过淮陵郡,拿上徐商手书,再至东海郡,乘船前往徐州。

这能比走陆路快近一个月,这一次他的任务更加严峻……

朝廷政令已通传全国各郡,地方主官都接到多项要务。

打击徐商,查封普惠坊。

还有夏税征收事宜!不同以为,这次夏税征收将完全以折色代替,且梁成从京中各部衙抽调官员任为钦差,负责督导夏税征收事宜!

鸿胪寺的御史都派了出去。

给你们发挥的机会,找不到问题不许回京。梁成也下了明确旨意,若有发现贪墨事宜,严惩不贷!

政令一言既定,关键在于执行。

这才是最难的!无论是在京权贵,还是地方官员都不好过。大秦就像一台庞大的机器开始运转。陋习要逐渐更正,改变长时积累下的不良风气,最终完善制度彻底确定下来。

收税!要应收尽收,绝不能打折扣。

梁成说过,即使你要造反,但在造反之前,也要把该缴的税交了。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

越有钱的

人,缴纳的税越少,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手段规避。而受剥削的都是那些穷苦人家。

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梁成第一次下南方就明确了官绅一体纳粮。这次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并要真正的实行下去。收税要以国税局为主,地方官员为辅。

国税局相对独立,这是梁成为了避免地方暗通截留而给的特权。

这也让地方官员们生出抵制之心。

原来收税都是地方做主,这里面操作空间很大,无论是贪墨还是截留都很容易。而国税局为主,操作空间就很小了。

其实就是国税和地税的区别。

朝廷想要钱,地方也想要钱,矛盾就出来了,梁成也在考虑该怎么平衡。

吴启能并未休息,联系好地方官员,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徐州王城……

不同于以往,这次前来可不是谈联盟之事,而是来威慑挑衅。

结果如何他也不知道,甚至能不能安然离开徐州都不一定。

不过吴启能并不害怕。

因为在他背后有强大的国家……

徐州王城。

此刻徐州丞相鸿天明正跟徐州王炎胜禀报着他一手策划的“亡秦之计”。

这是他定下的名称。

“臣已派出大批商人

前往大秦,他们将会高价收购冶炼原料,当造起势来,大秦百姓便会抛荒不耕,其根基被毁,长此以往,国力必然受损……”

“亡秦之计!”

“好一个亡秦之计!”

炎胜看着奏章赞叹不已。

“爱卿实乃徐州支柱。”

炎胜毫不吝啬赞赏之意,这也是发自内心的。

继位以来他待鸿天明并没有如此亲切,而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虽然鸿天明是他父王留给他的辅臣,可他依旧留有戒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

鸿天明再怎么也是他父王任用的臣子。

直到去年徐州王城发生内乱,鸿天明站出来力挽狂澜的解决,让他对鸿天明真正的放下戒心,开始重用!

他之前一直都低估了鸿天明!

或者说因为他的父亲严庆宗的英明,让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位丞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