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秉烛夜谈(2 / 2)
到了议事厅,点亮烛火准备好炭火,同时还配上了一壶热水。
张良刚从马车下来就看到了地上的那盆炭火,眼底浮现一丝意味不明的情绪。
“子房,这里坐。”秦羽热情地招呼道。
“公子细致入微,张良佩服。”
脸上的表情有所松动,张良轻咳了两声,问道,“你相信这世间有鬼神吗?”
带有迷信趣味的神话传说,远远要比真实的历史故事传播得快。
“自然相信,本王就是天选之人。”
“那何谓天选?”张良笑而不语,眼中带着几分轻蔑。
“所谓天选,即顺天意,顺民意,顺自己意。”
“那你如何感知天意?总不会是能与神明对话?”
“这有何不可,只是本王能听得到,尔等听不到,本王若是说出,尔等不信,那也怪不得本王。”
“那岂不是黑猫白猫皆是由一个人说了算?”
“本就是薛定鄂的猫,一个难以论证的命题。”
“薛定鄂?”从未听过的名词,张良来了兴趣。
秦羽尝试中最简单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很复杂的道理,这完全超出了张良的认知,他自认读百家书,阅千家兵,却从未听过如此神奇的说法,却又秦羽说得发现很在理。
“阁下师从何处?为何会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张良本是韩国的贵族,他也是师从名师,自认才学了得,如今却遇到一个学问比他更深的人,他怎能不为所动?
“说了子房也不信,这些都是天父教我的。”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张良有些失望。
“既然不相信,那就不要再纠结,人呢要学会自洽。”
秦羽并不指望张良去相信,说出来也不过是让大家安心。
“我之前向沛县行进的时候,听说了宛军临兵的事迹,派人打听得知阁下下辖的宛县,虚县和怀城,皆采用民兵。”
“宛军尚在发展之中,与陈胜吴广相比,体量有一定的差距,更别提跟秦军大规模的交战。”
“既然怕,又为何要战?”
“因为民不聊生,因为天下不服。”
“秦羽并不主张战争,但是百姓无所依,天下无所幸,这样的王朝留着何用?”
“刚刚先生问我何为顺应天意,我顺应的不仅是天意,更是民意,秦之暴政早就激起了民心逆反。”
如今我做的,不过是顺天事而为顺民意而为。”
张良沉吟片刻,终是开口道:“假如说,你坐上那个位置,你想要建造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这个答案并不能让萧何满意。
“我知道这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能实现,而我相信先生有这个能力去帮我实现。”
“先生也见到了各地的农民起义,这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各地百姓积压的不满爆发。”
如果天下贫富差距过大,各地的农民起义永远不会结束,秦,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