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原来是他(2 / 2)
这话……就有点严重了。
等于是长孙无忌这后辈,指着裴寂骂他是妇人和夏虫。
夏虫倒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妇人就让人有点受不了了。
裴寂倒没什么。
可房玄龄受不了啊,他脸抽了抽,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却又不禁将话硬是咽了回去。
长孙无忌的性子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因公废私,而他则恰恰相反。
他非常明确自己的立场!
哼,现在老夫的儿子在二皮沟呢,还成了举人,将来还要做进士的。
他和他的同窗,可都是未来的朝廷中坚,与陈家的利益,早已捆绑在了一起。
更何况他和陈家合伙的长孙铁业,还需陈家维持,他长孙无忌不站在陈家这一边,站在哪里?
若是别人,即便是有很深的交情,也还会掩饰一下,起码表面上显得公正!
可长孙无忌不同,长孙无忌可是赤裸裸的,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也不在乎别人骂不骂他,在他看来,自己只需让陛下满意就可以了!
其他的人,和他长孙无忌有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虽非宰相,却也是吏部尚书,此时开了口。
倒是让其他本是跃跃欲试的人,一下子变得踟蹰起来。
而李世民则是微笑道:“长孙卿家的话有道理,裴卿家的话也有道理,那么诸卿以为,哪一个更高明呢?”
大多数人我看看你,你看看我,似有犹豫,又似有话说。
倒是房玄龄苦笑道:“臣以为,还是不偏不倚为好,裴公所提的建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敦促陈家对这些商贾,需有一些约束才好。如若这关外充斥了亡命之徒,对我大唐而言,也未必是好事。”
杜如晦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臣以为……”
众人此时倒是七嘴八舌起来,李世民则微笑着一一倾听着。
等大家都议论得差不多了,他心里似乎有了一些数,而后便道:“既有此梦,定是天人感应,故而朕打算令太子监国,而朕呢……则准备亲往朔方一趟,这个念头,朕想很久啦,也早有准备……既要成行,又得此梦,还是宜早为好。”
这一次,他再没有询问诸卿以为如何了。
此时一言而断,众人就只有惊讶的份了。
房玄龄不禁道:“陛下……”
“好啦。”李世民挥挥手,直接打断房玄龄,话里不容置疑地道:“朕自有主见,诸卿不必多言。”
随即,竟是毫不客气地将众人请了出去。
只留下了陈正泰。
陈正泰不发一言,脑子里还是如走马灯似的,在默想着方才所发生的事。
李世民看向一直沉默的陈正泰道:“正泰以为如何?”
这句话终于把陈正泰的心思拉回了现实,他想了想道:“对于朔方,裴公反对的最为汹汹。
在读书人们看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堂堂皇帝,怎么可以让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呢?
这出巡,还是千里之外,况且这草原之中,实在有太多的凶险了,哪怕大唐的民风较为彪悍,却也有绝大多数人认为陛下此举,实在过于冒险。
因而御史们反对的厉害,坊间也大多传出流言蜚语。
李世民却是不为所动,两万精锐的禁军,枕戈待旦,随时要预备出发。
这一下子,立即引发了满朝的反对。
却在此时,三千劲旅,却是悄悄的移驻至了边镇。
李世民深居于宫中,对所有的反对,统统充耳不闻。
↑返回顶部↑